葱,作为一种常见的调味蔬菜,在各类菜肴中有着广泛的应用。今日,“莞农云课堂”特别邀请了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杨暹,为农民朋友们分享葱的生产管理技巧。
在葱的生产过程中,存在着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,其中最为显著的当属干尾现象,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“㶶尾”。
干尾现象的出现,可能是生理性问题导致,也可能是受到病虫为害的影响,需要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
生理性的干尾主要由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:
其一为土壤因素。如果土壤偏酸,需要根据地块的ph值高低来施放石灰,一般一亩地可在100 - 500斤的范围内进行施放,从而使土壤尽量达到碱性条件。此外,土壤缺乏微量元素,例如缺钙,也会引发干尾现象。其二是水肥管理不当。要是葱尾巴较细、较嫩,就容易出现干尾情况。当氮肥使用量较多时,葱会长得比较薄,在阳光照射下,水分供应不足就容易变干。针对这些问题,农民朋友们在水分管理和肥料管理方面需要加强。一方面,氮肥的使用量不宜过多,应使用平衡肥;另一方面,在阳光强烈的夏天和秋天,一定要确保土壤湿润,特别是中午时分,不能缺少水分。
除了生理性干尾,还有病害造成的干尾。如果是疫病,可以轮流喷施金雷多米尔和烯酰吗啉这两种农药;如果是紫斑病,则可以使用敌力脱之类的农药进行防治。
此外,还有虫害造成的干尾。常见的虫害有甜菜夜蛾和蓟马两种。甜菜夜蛾喜欢咬破葱皮钻进葱管里,导致葱受伤后尾巴慢慢干枯。这种情况可以使用高含量的甲维盐进行防治;若情况较为严重,可以将甲维盐与菊酯类或其他一些农药,如格力高、乙基多杀菌素等轮换使用。蓟马喜欢慢慢咬葱皮,咬完后也会使葱尾干掉。防治蓟马可以使用格力高和乙基多杀菌素,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艾绿士,啶虫脒也可用于防治。另外,还有斑潜蝇为害,即老百姓所说的“鬼画符”。它会慢慢咬开葱皮并在里面钻,长时间后叶片受伤,同样会导致干尾。前期可以使用吡虫啉或啶虫脒进行防控。
总体而言,无论是虫害还是病害,都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。因为葱皮较薄,虫咬或病害很容易造成干尾,进而影响其商品价值。
观看视频了解更多内容。
来源:市农技办